本文转自:人民公安报
□本报记者唐建权 通讯员 闫丽霞
案件回放▲▲▲
“好友”微信视频要借钱
4月20日11时40分左右,福建省福州市某科技公司法定代表人郭先生的好友突然通过微信视频联系他,两人经过短暂聊天后,好友告诉郭先生,自己的朋友在外地投标,需要430万元保证金,且需要公对公账户过账,所以想要借用郭先生公司的账户走一下账。好友向郭先生要了银行卡号,声称已经把钱打到郭先生的账户上,还把银行转账底单的截图通过微信发给了郭先生。基于视频聊天信任的前提下,郭先生没有核实钱是否到账,于11时49分先后分两笔把430万元转给对方。钱款转账后,郭先生给好友的微信发了一条消息,称事情已经办妥,但好友回复的消息是一个问号。
心生疑惑的郭先生立刻打电话给好友,不料好友说没有这回事。他这才意识到自己遇上了骗局,对方通过AI换脸技术,佯装成好友实施了诈骗。
4月20日12时21分,内蒙古包头警方接到福州警方发来的案件线索,涉案的银行卡为包头某银行对公账户,希望包头警方能够帮忙紧急止付。包头警方立即启动“警银联动绿色查询机制”,值班民警以最快速度完成核查、报审程序,第一时间将涉案银行卡信息通报至银行相关部门。仅用10分钟,就将该涉案账户里的336.84万元被骗资金成功拦截。同时,包头警方向福州警方提供了剩余款项的资金流出信息。目前,福建警方与包头警方正在全力侦办案件。
案情分析▲▲▲
假冒熟人,真假难辨
骗子先是使用AI换脸技术假冒熟人给郭先生打微信视频,两人视频聊天大约30秒后,郭先生放松了戒备。此时,骗子说明转账意图,为不露出马脚,称马上要开会,改在微信上聊天。而在微信中,骗子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向郭先生借钱的事,这也让郭先生放松了警惕。
利用AI技术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非法获取他人照片、声音等“物料”,合成与真人相似的音视频,其模拟制作出来的动态人物不仅能做点头、摇头等动作,还可完成眨眼、张嘴、皱眉等表情,效果极为逼真。不法分子用来实施精准诈骗,侵害他人人身和财产安全。
民警支招▲▲▲
只要涉及转账,务必多加核实
王军光(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公安局民警):
针对花样翻新的AI技术诈骗,公众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轻易向他人提供人脸、指纹等个人信息,不过度公开或分享个人的动图、视频等。如果有人自称“熟人”“领导”通过社交软件、短信以各种理由诱导汇款,或涉及网络转账交易行为,务必通过电话、见面等途径核实确认,不要未经核实随意转账汇款。
此外,避免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转账,最好是向对方银行账户转账,既有利于核实对方身份,也能跟进转账信息;可将到账时间设定为“2小时到账”或者“24小时到账”,以预留处理时间。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保存好证据并立即报警。
an_jian_hui_fang_____hao_you__wei_xin_shi_pin_yao_jie_qian_4_yue_2_0_ri_1_1_shi_4_0_fen_zuo_you__fu_jian_sheng_fu_
zhou_shi_mou_ke_ji_gong_si_fa_ding_dai_biao_ren_guo_xian_sheng_de_hao_you_tu_ran_tong_guo_wei_xin_shi_pin_lian_xi_ta__liang_ren_jing_guo_duan_zan_